中华名人网——名人网惟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返回主页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锟斤拷细锟斤拷锟斤拷>
王小谟院士:领航人生 2014/3/16

 

  出口雷达“先有广告,后有产品”
  因为名字里有个“谟”,与“魔”同音,再加上点子多,王小谟在同事中得了个“魔鬼”的称号,听着记者提起,他哈哈笑着解释“可不是因为我厉害啊。”
  1988年,38所获得走出大山的机会,这是国务院三线办批准向外搬迁的第一个科研院所。研究所身处深山,人员流失严重,看着高水平的研究者“招不来,留不住”,王小谟忧心忡忡,要保存住这支国防科研力量一定要搬出大山。把几千人的大所搬出大山谈何容易。但王小谟的决心很大,“不搬出大山,这支国防科研力量就可能流失。”国家财政支持2000万元,王小谟则下决心举全所之力自筹5000万元。
  5000万元从何而来?王小谟想到了出口雷达,而这款出口型雷达还是“先有广告后有产品”。
  1986年5月,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震惊。低空雷达防御迅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王小谟带领38所的科研人员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
  不久后的一次国际防务展上,王小谟打出了一个很有“卖点”的广告——中低空兼顾雷达,而此时这款雷达还根本没有样机。低空防御正是热点,一款能做到中低空兼顾的雷达自然马上引来关注,有国家提出购买。
  王小谟带着订单回国立即组织团队投入研制,一年后研制成功。在与美俄等国的产品比拼中,取得了电子对抗性能第一、综合性能第二的好成绩,顺利将雷达卖到了国外。
  事后有人问他,没有样机怎么敢冒险打广告?王小谟笑着说,“当总设计师,水平就体现在这儿啊。”他还跟记者说起了乔布斯,“他是个好的企业家,眼光独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他能想到,这是因为有技术支撑。他知道有哪些技术可以集成在一起,做出一个‘苹果’”。
  不守成规,相信自己,这是王小谟身上的鲜明特色。虽然没做出样机,但38所此前一直在做低空雷达方面的研究,预演做了很多,各种技术他都了然于心,“有现成的技术,只需要把它们凑到一起就行。”
  靠着这个冒险的广告,王小谟给38所搬出大山赚到了“搬家费”,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新型中低空兼顾雷达的研制机会。这个“出口转内销”的项目再次为王小谟赢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人是第一战斗力”
  王小谟的超前意识让吴曼青印象深刻。
  1988年在安徽合肥新建的38所职工宿舍就有热水有暖气。我国长江以南的建筑装暖气设备是不合规定的。但王小谟有自己的看法,在贵州山沟里待了多年,一到冬天,办公室和宿舍没有取暖设施,科研人员只能在家“冬眠”三四个月,“这是多大的浪费呀,为什么不能把条件创造的好一些,让科研人员看看书做做研究?”他坚信这个效益会远远大于暖气费。
  为了这个超标的暖气,王小谟做了不少检讨,“后来干脆写好多份放在抽屉里,谁来了就给一份。”刚刚从大山里搬出的38所却因此收获了副产品,“招人才呀。很多人都说,去38所吧,有暖气!哈哈!”王小谟禁不住又笑了起来。
  其实,他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预警机的研制中也能看到。
  我国预警机设计之初,王小谟就坚持预警机上一定要有空调、有厕所、要降噪。起初他的超前想法引来质疑一片,“预警机是用来打仗的,装什么厕所,这不符合我军装备规范,由此带来的技术问题如何解决?”
  “人是第一战斗力”王小谟坚定并坚持着。“就是因为预警机是打仗的,不是上天转一圈就下来了,才一定要加厕所、降噪音。”王小谟始终坚持,努力说服各方提高人机环境,并想法设法在技术上组织攻关让他的想法能够得以实现。
  总设计师的“荣誉观”
  老同事眼里,生活中王小谟是个和大家打成一片的老朋友,工作中则是“靠得住的主心骨”。
  从贵州山沟里一同走出来的老同事还记得,在贵州,他会拿个推子给大家推头,“开始两个推不好,后来就越推越好了”。谁家也没有电视的时候,鬼点子多的王小谟会自己琢磨着做个电视机,然后得意的把同事们请去看屏幕上晃动的人影。但让同事们更多记住的是“他是个好的领导者、组织能力强,能实干。跟他一起工作总是能成功。”
  接受采访时,王小谟评价自己“不是科学家,是个好的工程师”,对于工程管理和团队引领,他自有一套。王小谟给几十年的经历总结了两条经验:一要有说服别人按你的想法做事的水平,二要谦虚不争功。
  都是高水平的研究者,一个大的科学工程中,要让别人信服只能靠真本事,“我有这样一个思路,我告诉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要说的让人信服,他说做不到,我告诉他怎么能做到,最后证明我是对的。”王小谟靠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眼光确立了自己在所参与的各型雷达预警机研究团队中的领航地位。
  每到报奖时,大工程中的某一项目是王小谟出的主意,但他不报奖,总让别人报。
  “不觉得吃亏吗?”记者问。
  “不吃亏呀,你看他们都没得这个大奖,我得了。呵呵……”又是爽朗的笑声。
  “大家都做好了,总的肯定是好的。”他特有的“总设计师荣誉观”让他在团队中的领航地位更加稳固。
  40万元买人才
  “我是王院士花钱买来的。”年轻的陆军笑着和记者们讲起他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工作的故事。
  1986年,正是38所准备从贵州深山迁往合肥的困难时期,缺资金、缺人才。就在这时,所长王小谟决定花40万元从中国科技大学“买”7名研究生。这7名学生都是定向培养专业,毕业后服从学校分配。陆军就是7个人中的一个。
  3年研究生期间,陆军记得王小谟一到合肥出差就到学校去看他们,有时王小谟忙完在合肥的公事已经晚上八、九点钟了,他也会赶到学校去看看7个年轻人,跟他们讲讲38所的情况。每次几个年轻人都会被王小谟描绘的大山里热火朝天的雷达科研工作吸引,也会问问这位未来的领导“我们能干些什么呀?”王小谟总是笑着回答,“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进了所,有的是工作让你们干。”
  果真刚进所不到一年,王小谟就把一个重要的雷达项目交给了陆军,让他做总设计师。他把陆军带到北京,和军方代表一见面对方就质疑王小谟“怎么让一个孩子当总师”。面对质疑,王小谟倒很坦然自信,他说:“第一,方案是我做的。第二,这个人聪明能干,一定能完成任务。”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当初质疑的人都纷纷称赞起陆军。
  王小谟大胆使用人才的魄力始终如一。1990年25岁的吴曼青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进入38所,一年左后,王小谟就让他担任一型雷达的总师,3年后,这项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曼青说“王院士给我们年轻人很大的信任,信任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为什么能有这么大魄力?王小谟坦言,对年轻人“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放手让年轻人干的同时,他也亲自参加各种会议,对年轻人尊重观点,肯定成绩。因为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准确预判,在年轻总师们需要帮助时,王小谟总能提出有效建议,给予正确引导。
  正因为他的信任与放手,由他培养的年轻人进步很快。几十年来,王小谟先后培养了14位博士生,并先后培养出18位我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
  当记者问起500万元的奖金计划怎么用?王小谟的想法是建个基金,奖励雷达、预警机研究领域成绩突出的年轻人,“再钓些鱼出来”。
  对目前我国预警机的领先水平,王小谟非常理性。他这样打比方:“美国的现役预警机都是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这好比人家十年前买了一辆车,一直没换,而我们是刚买车,当然会好一些。可如果他们再买新车,可以比我们的更好。”王小谟说,“因此,我们讲的国际先进水平只是装备好,不意味着整体技术实力超过了美国。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水平,我们的目标是预警机技术全面国际领先,不是在某某领域‘戴帽子’的领先。”
  他希望中国的预警机研究团队更加强大。如何在未来复杂环境下发挥预警机威力,如何实现设计技术从国际先进向国际领先的跨越,王小谟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他希望有更多的后来人加入这支英雄的军工团队,把自己的人生事业与祖国安危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