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网——名人网惟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返回主页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锟斤拷细锟斤拷锟斤拷>
释宏正--“书禅归一” 2016/1/12

        

   

       释宏正,1965年出生。中国著名书法家,现任嵩山少林寺住院文僧主持。

 

       

 

 

     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沉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是惟有感悟万象之意,凝聚天地之美,才可造就的神品之境。

  少林武功“禅拳归一”天下闻名,而少林僧人的艺术追求却少有人关注。已知“天命”之年的释宏正法师在少林武功的热潮中,寂寞地攀登着佛学的另外一个顶峰,追寻一种“书禅归一”的至境。他一直认为,佛学所推崇的淡薄名利并非消极遁世,而是倡导通过个人修为,替喧嚣尘世找寻一条自我解脱的捷径。出世或入世,在释宏正法师的心中已被淡定,但他的书法作品却表现了生命的激情:明亮宁静,空灵澄澈,生机勃勃,凸显张力。

  作为享誉海外的嵩山少林寺常住院文僧主持的释宏正法师,在无欲无争中顿悟创引禅书,既为书界巨擘赞颂,其禅书所开创之顶级意境,更为当代引领出了一种禅学艺术生活的新天地。
    
  北京之秋,天朗气清,日光柔煦,大兴区南苑的饮鹿池艺术区内,灿灿秋葵颔首,依依垂柳拂手,释宏正法师徐步向记者迎来,一袭僧衣,一脸安然。法师在京参禅之所,是饮鹿池院中的一个小平房。“和静清雅”,入门所见四字横幅已使素墙无穷生辉,而法师所书南北朝布袋和尚、宋代无门慧开禅师之诗或偈语,更使小屋增添宏大意境。
 
  粗赏法师书作,结体平圆宽博, 不尚奇险。行笔不激不厉,转折不事重按,自然流畅。细品之,则意趣奇正相生,笔随情性,意态万方,妙趣横生,古朴中含有天真,清新里寓有高雅,一派疏阔平远, 端庄肃穆,萧散冲和之气象。

  宏正法师说,自己在五台山显通寺出家,十几岁来到嵩山少林寺,研习佛法十年后始练书法。一开始为修养身心,最初勤练王羲之《兰亭集序》,每天都要练上十几个小时,比练武僧人都辛苦。可练了一年多,他感觉书法技巧虽已纯熟,但要有寻求突破却非常困难,宏正法师甚感烦恼。一日,他满腔烦闷去了寺院后面山上的达摩洞。他跪在达摩祖师面前,想请祖师给些指点。从早晨一直跪到下午,一开始他还默念祖师保护,后来干脆什么都不想,只在那里跪着,静静的跪着……眼看着天黑了,他一步一步走下山来。回到禅房中,奇怪的是,跪了一天的他居然不累不饿,看着毛笔有一种创作冲动。他连续写了两个小时的字,奇了!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完全不像自己写出来的——线条、布局均如有神助,书法蕴味忽入化境。他把字拿给书界朋友观瞻,大家也感到奇怪,几天不见,宏正法师的书法竟已上升了一个层次!


  宏正法师坐在屋中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同院僧人一句话提醒了他:是不是和坐禅有关?法师回想那天情况,一个人静静独处,杂念皆无,万物不侵,这不就是进入静的境界了吗?佛家讲究“定能生慧”,自己入定了,自然就有智慧生出啊!

 事实上,禅宗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这种直觉近乎本能却相当高深,看似神秘而更内在。它浓缩了想象所需要的时间过程, 扬弃了其中的理性成分, 把妙悟天开、天真发溢、意到便成视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释宏正法师说,禅学与书家, 都反对“执着”,主张书法突破前人的规矩法度。清代朱和羹说过“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 且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名家, 不过窃取用笔, 非规规形似也。”书法有法,而无定法。关键在于自出新意,让自己的“ 真性”得到显现, 也即书家所说的“具自家面目” 。

  在禅宗看来, 如果有意去做某事, 就是一种“执着”, 就是“妄”。书法亦然, 释宏正法师说,书法家在作书之前, 通常“端坐正心凝神静思, 怀抱萧散”, 其目的是让心气和平,血脉自惯,笔、臂、腕灵活, 但更主要的是使心中杂念消除、心量广阔,只有消除杂念,才能破除“执着”。只有心量广大,才能“包含日月星辰, 大地山河”。

  史载,黄庭坚精通禅学,有人向他求学书之道,黄答:“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在心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 清人周莲青有感触地说:他有时用废纸败笔, 随意挥洒, 往往得心应手。但一遇精纸佳笔,正襟危坐,公然作书, 反而思滞手蒙。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认为,前者是“ 孤行己意,不期工而自工,”后者是“刻意求工,拘于成见,不思拙而自拙。”
 
  儒家美学观十分重视内心修养,主张正心诚意修身,一个人要使灵魂干净,真诚,有仁义,目的是治国平天下,有利于功名利禄。道家美学观也注重修养,主张心斋坐忘,超然对待世界,成为真人、至人,清净无为,逍遥出世。释宏正法师说,禅宗吸纳儒道精粹,主张疏渝五内, 澡雪精神,使精神绝对自由,达到天人合一、梵我合一的境界,这是书法创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心缠机务, 为功名利禄、声色所困,则烦恼倍增、物我对立了。

  释宏正法师认为,禅学与书法艺术的内在联系是“心”。明心见性, 是成佛的真谛, 也是成书的真谛。性是心本体的表现。心是真心, 净心, 那么表现出来才是真个性, 真感情, 真趣味。“传神”、“神彩”、“神韵”,就是形神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效果,能达到这一效果的作品正是“ 神品”。

  多年的潜心感悟,使这位默默无闻的少林僧人不经意在中国书坛脱颖而出:1997年7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2004年书画作品被选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画艺术精品集》《中华当代书画作品博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当代艺术精品博览》《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书画精品集》等。2005年其作品被选入《中华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翰墨典藏》。

  参加诸多的全国性书法大赛,都能获奖,甚至还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这是意外收获,也是一个禅修的过程。宏正法师说,他常常在野外行走,在行走中感悟,甚至不拒绝各种艺术活动,在活动中顿悟。正所谓“出世”与“入世”也。正如法师参禅之处饮鹿池,本是皇家御苑,遗有飞檐亭台,又有国家领导留下旧址,更兼平房外五层高楼日夜修筑,凡尘喧嚣之气无处不在,但宏正法师丝毫不为所动,独守一方澄明世界。

  无疑,宏正法师禅书那绚烂至极的平淡、雄健过后的沉静、老成之后的稚朴,是惟有感悟万象之意,凝聚天地之美,才可造就的神品之境。

  然宏正法师认为,书法练得再好也仅仅是“技”,是外在物象,不必太在意。作为佛门弟子,最重要是修行,书法只是修行中的一个方便法门而已。将书法融入禅理,能把人的心灵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这是书法带来的比外在更有价值的收获。

  在传统的佛教教义中, 日常生活是修行的对立面, 是佛教修行所要超越的, 但是,禅宗却赋予日常生活以充分的佛教内涵,将日常生活佛教化,认为修行应该是遵生活而行,而不是仅仅遵教义而行,禅宗持“生活即修行, 修行即生活”的理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更是直截了当、一语中的以“生活禅”一词来概括禅宗之修行, 他说: 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所谓生活禅, 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释宏正法师说,将禅融入生活, 将禅修化为审美活动, 充分体现生活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和谐。通过禅修使人的身心得到调整和休息,从而达到精神的解脱而自由的境界。禅书、禅诗、禅画、禅茶, 都充分反映了禅在现实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愉悦美感。

  禅宗往往将开悟解脱后主体在“自在”境界中的审美感受称为“法喜”或“禅悦”。大愚禅师在其著名的《解脱歌》中说“禅悦”这种审美感受是“自在随心大安乐”。主体内在“禅悦”的审美感受投射到周围世界,周围世界随之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具有了佛教的美感,这就是禅宗中的那句名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表达的意境。中国古代的禅诗, 所描写的其实都是禅者开悟后所感受到的外在世界佛趣禅蕴之美,比如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在一首题为《春有百花》的禅诗中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无门慧开禅师看来, 禅修者一旦开悟, 万缘放下, 无“闲事挂心头”, 那么满世界的一切,不管是大自然的风花雪月,还是人间的日常生活, 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而这种美显然不是世俗性的美, 而是禅蕴佛味之美。

  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之上的“有意义”的生活, 而是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的“有意思”的生活。有人曾问唐代的石头怀志禅师:“住山多年, 有何旨趣?”师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在怀志禅师的禅悟审美体验中,哪怕是关起门来将“三个柴头”按品字型堆起来烤火也都是趣味盎然、美不胜收的生活,这种修法,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烦恼,使生活愉快轻松而有趣味。

  释宏正法师说,在境界的追求上,禅宗坚持审美高于信仰。作为审美主体, 禅修者开悟后所进入的乃是一种基于审美的自在境界而不是基于信仰的虔诚境界。行为正反映了他内心无所执著、不做作、自然、自在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恰恰是我们当代所推崇所需要的不焦不燥、不激不厉、不疾不徐——正所谓之“淡定”。
  这种人生追求看似消极,实则是大智慧,释宏正法师所书布袋和尚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释宏正法师说,生活需要我们用心感悟, 时时处处如实自然地对待自己, 通过体悟把捉本原自性, 以此将相互冲突的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与感觉、善与恶、肉体与心灵予以统合, 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身处和谐之中。在入世中保持一种出世的精神, 就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努力在世俗社会中保持个人心灵之园的纯洁、朴实和自由, 进而以真诚、健康的心态和独立完善的人格与人与己自然地交往, 善待他人, 珍视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攀向高峰, 拥有一份洒脱浪漫的自我天地,进而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