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网——名人网惟一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返回主页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锟斤拷细锟斤拷锟斤拷>
慈悲体道心,慈善显道行---黄至安 2016/2/4

 

 

    黄至安,坤道,生于1963年4月14日,湖南长沙鼎功乡人,1980年12月于长沙河图观出家拜黄明光道长为师,1986年经省调入南岳玄都观,1988年参加中国道协第一届坤道学习班学习,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受[三坛大戒]。1990年任南岳玄都观住持,1991年任南岳大庙住持,1993年任省道协副会长,1995年青城山开坛传戒被聘为引请大师,1996年当选南岳道教协会会长,1998年当选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2015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连任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道先天地而生,乃天地之源,亦为万物之奥。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其“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抱朴守真、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主张,时时彰显着“慈善为本、济世利人”的慈爱精神,既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精神信仰与核心价值。以下试从七个角度谈谈对道教慈善文化及其理论之思考。说是思考,究其实也是个人从道30余年的一些体验与感悟,与各位同道同参共勉。

一、道教慈善的民本基础

   中华民族是一个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为本、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思想源远流长。慈善为本、行善积德与济世利人是我国宗教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道教的最基本的教理教义。道教更是从创立伊始,就把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思想,作为了教徒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道教的许多典籍与善书中,都对善恶慈悭是非有着明晰的标准,与百姓起居生活息息相关,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间行为尺度、道德规范的准绳。道教的慈善观念,推动了人们对慈善的认识和追求,倡导了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同时也展示了道教慈善为本、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教理教义。对我国古代社会民风民俗、国民心理、社会价值等,无疑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二、无私忘我的崇高境界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阐述做人的道德情操与慈爱精神。《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教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慈爱精神,还包括“不争”、“无私”、“忘我”、“忠信”、“宽容”、“知足”、“节俭”等诸多方面。《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把慈爱精神放在三宝之首。道教认为有道者,非慈悲宽容无以度世,非朴实节俭无以立身,非谦卑低下无以居上而临下。

三、齐同慈爱的济世情怀

   东晋道教灵宝派经典《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云:“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缀。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多么理想的和谐社会,可谓人间仙境。这里的“十不两无”、这里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不仅是道教理想社会之缩影,也是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之雏形。齐同慈爱的思想理念告诉我们,要乐人之吉、悯人之苦、救人之危、赈人之急。要以道教的慈爱之情,慈心于物,善待一切生命。道教慈爱的对象是广泛的、平等的。不论贫富贵贱、不分亲疏远近,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慈者,万善之根本。心若不慈,善何以立。”道教要求人人有慈爱之心,人与人之间要互尊重、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倡导一种“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济世情怀。

四、行善积德的修仙路径

《抱朴子·内篇》说:“人欲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一千二百善。”《抱朴子·对俗》又说:“欲求仙者,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单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也是道教劝善之著名经典,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脍炙人口,有“善世第一奇书”之美誉。《阴骘文》通篇都是讲止恶行善、济世利人的理念。它告诫人们不仅在行为上要断恶修善,更要在内心深处,在暗室屋漏中也要慈悲心肠,不可产生恶的念头。《阴骘文》开篇说:“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什么是阴骘?阴骘就是阴德的意思。什么是阴德?我们做善事别人都知道,都来赞叹、表扬你,这不叫阴德,这叫阳德。不求美名,做善事不宣扬、不让人知道。做善事没有人知道是不是没有福报?不是,福报会更多,这就叫阴德。阴德就是做善事不求人知,只求默默无闻地奉献。古人讲“阴德天报之”,天来给你报,这个报更加丰厚。不仅我们自己得到善报,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够得到好的报应。这是自利,也利家人;利他人,也利社会。

   东晋《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其中说到:“夫学道者,第一欲得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艰厄,度人危难。轻财重道,施惠布德。不悋财宝,投之穷地。启誓真气,虚心跪请。是以古之至言,谓耕种福田,以取登仙者也。”道祖把“广行阴德,慈向万物。救人艰厄,度人危难”列为学道第一要务,作为得道成仙的必要条件,把行善积德与修道成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五、奖善罚恶的承负标准

   《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其中许多篇章都讲济世救人、行善积德。它主张互敬互爱、周穷救急;它反对剥削压迫、聚敛财物;它主张扶养弱者、敬养老人;它反对以强凌弱、以壮欺老。它追求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有难共济、有福同享的大同世界。它认为行善积德决非一日之功,关键是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倘能人人行善,“顺善不止”、“为德不止”,就能净化世俗人心,就能改变社会风气。“小为德,或化千数百人;大为德,或化万人以上;因使万人转为德师,所化无极。”《太平经》认为,财物乃天地中和之气,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占有。应当周穷救急,赐饥者以食,送寒者以衣。天地是公正、仁慈的,天地赐民众以财物,使其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善自命长,恶自命短”;“天见其善,使可安为”;“努力为善,子孙延年”;“其过不止,便见鬼门”;“恶恶不止,祸及未生”。这里奖善罚恶的“承负”观,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

六、济世利人的历史传统

   道教创立于东汉,彼时社会动荡、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祖天师张道陵在鹤鸣山修道传教时,恰逢当地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为拯救苍生于水火,祖天师自创金丹术,将药浸于酒中送于百姓,因药入酒,酒带药行,瘟疫得以袪除。后专以符水咒法为民治病,疗效卓著。其子孙承其旧制,更增设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供行人。早期道教慈善布施的义举,深得人心,崇道者甚众。道教嗣衍发展至今1800余年,香火连绵、生生不息。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二月,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诏,带弟子18人前往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境内。丘祖以74岁高龄,历时3年,行程万里,绝粮沙漠,备尝艰辛,会见成吉思汗,劝其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并望大汗体念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戒杀护生,以应上天好生之德。大汗“深契其言”,口封“神仙”。在丘祖的影响下,成吉思汗颁诏“止杀”,不再“屠城”。后命丘祖掌管天下道教,尽除道徒赋役。丘祖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有余。还通过入全真道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大批汉族学者,入道避难者不下数万人。这是一次伟大而艰险的西行,比佛教唐玄奘西行取经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毅力。想一想,74岁高龄,远踰万里的征途,感化一位横跨欧亚、习于杀伐的异族军事统帅,其艰难、其风险不言而喻。丘祖慈悲为本,一言止杀,人间大爱,功德无量。他为中国道教树立了一座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丰碑。

   历朝历代的道祖前辈们,无一不是以慈爱为本,行善积德、济世利人。他们淡泊名利、寡欲清心;或立派开宗,著书立说;或降妖伏魔,为民除害;或语咒画符,悬壶济世;或诵经解过,排忧去烦;他们各有不同,各有所长。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慈为本,以道为宗,道充德备,敬天爱民。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典范,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慈爱和谐的现代理念

   中国道教始终以道教慈爱精神,以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不断践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道教慈善事业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建立完善的道教慈善工作体系,广泛传播道教慈善理念。我们要全面提升道教慈善的社会公信度,积极探索道教服务社会的新途径。积极做好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将道教慈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慈善是道教联系信众的纽带;慈善是道教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慈善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慈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粮;慈善是登仙成道的阶梯;慈善是社会和谐的源泉;慈善是我们的责任;慈善是道教的荣光。

   慈悲体道心,慈善显道行———共行慈善之道,共登仙道之途,愿与各位道友一路前行。